本站范文仅供参考,请勿直接摘抄,客服提供2018到2024思想汇报原创模板范文,按时间节点划分结合时政,不与网络重复,只需简单修改即可使用。如有需要点击联系!
2023二季度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5月3日,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总书记强调,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时光流转,时代巨变,青春一脉相承。
104年前,因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和屈辱的《二十一条》签订,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们纷纷走上街头,他们游行、示威集会、请愿,为了挽败国家和民主的危亡,他们振臂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随后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界群众同仇敌忾,共同奏出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
时代号召我们,要做有理想的青年。世界技能大赛银牌选手裴先锋这样讲到“练就国家建设需要的过硬本领,才能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我们生逢盛世,此其时也,只有撑得住,才能更好地腾飞。
时代督促我们,要做敢担当的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新年贺词中寄语青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那担当是什么?担当是新冠疫情敢于逆行的青年同胞;担当是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18岁陈祥榕烈士战斗口号;担当是四川木里年轻的森林消防员的奋不顾身......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我们的责任,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时代警醒我们,要做能吃苦的青年。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选择“佛系”,就无法攀登事业的高峰;选择“躺平”,就难以领略极致的风光。艰苦奋斗依然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依然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必须继承与发扬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时代激励我们,要做肯奋斗的青年。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这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中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毕竟青春无边,奋斗以成。
今天,五四精神的火炬已经传到我们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而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期,身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我们要时刻胸怀两个大局,勇敢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为一名党员发展对象,要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就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
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做一名称职党员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
对于一名党员发展对象来说,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学习和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此致
敬礼
汇报人:墨水文库
XXXX年XX月XX日
2023二季度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宇宙充满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了太空。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中国打开了探索新世界的大门,从漆黑的夜空一直走向了现在繁星遍布的辉煌。
最近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频传捷报,离不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二十字载人航天精神,以下是我近期学习载人航天精神的思想汇报。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新时代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值得我们持续学习。生活上的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永远是平坦的,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困难和挫折中奋起。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航天事业处于一片空白。
党中央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发展航天事业的伟大决策,航天人吹响了中华民族向宇宙进军的号角。作为人类大规模的航天器,空间站代表当今航天领域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11次载人航天任务,18位航天员,28人次航天员队伍叩问苍穹,天和核心舱升空,我国载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关口,梦想逐步变为现实。不仅是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北斗导航等无不捷报频传。中国航天起步晚,起点低,为何还发展快、本领高?坚持党的领导是“法宝”。
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飞行试验的成功,艰巨任务的完成。无不凝聚着党中央的决策和关怀,凝聚着党组织和广大航天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背后,是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战略支撑的决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业前进的方向。“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建造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是实现新时代航天梦的必经之路。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周建平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途。条件或许没那么苦了,航天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有人曾问三度飞天的聂海胜和四度圆梦的景海鹏:“你们已经实现飞天夙愿,未来还打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景海鹏面对中外记者给了这样一个“答案”:“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次先锋、再打一次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航天员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忠诚!”
载人航天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弘扬航天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发展对象,我们要紧紧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我都会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思想上紧跟党走,行动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早日成为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
贺,5月30日,飞天英雄再踏征程!
此致
敬礼
汇报人:墨水文库
XXXX年XX月XX日
2023二季度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在最近的学习中,看到互联网上对于教科书上袁隆平爷爷介绍的变化这一话题的讨论,再一次触发了我对珍惜粮食的思考。
小时候经常被爷爷教育:“米饭都是农民伯伯一滴滴汗水浇灌出来的,要节约粮食,禁止浪费。”在吃饭的时候但凡被爷爷发现饭桌上掉了一粒米,碗里剩下了一粒饭,等待我的注定是手心挨板子。爷爷就这样,用他手中的棍棒和犀利的言辞尽自己所能让一粒粒粮食不被人为地浪费。相信大多数人也都被长辈教育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我也从小养成了这个习惯一没有粒米饭能“活着”离开我的舌头。
进入大学后,每一次聚餐,每一次聚会,都必不可少的出现或多或少的浪费,眼睁睁地看着没有动筷子的粮食直接倒进垃圾桶,我始终开不了要打包口。作为全球人口大国,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不容小觑。据统计,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该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机构调研显示,近年来,大型餐馆、游客群体、商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许多人由“能吃上”、“能吃饱”发展到注重“吃什么”、“怎么吃”。久而久之,粮食不再只是生存之需。有人在饱口福的同时还要饱眼福,狂点一桌子菜只要能让餐桌看起来热闹,就算吃不完也不可惜;也有人会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而大摆宴席,宴请结束后留下满桌残羹剩饭;更有甚者,不满足于自己吃饭,还喜欢看别人吃饭,于是各式各样打着“大胃王”噱头的吃播自媒体应运而生,催吐、浪费严重、误导消费等行为层出不穷。
疫情期间,一些地区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出现了封闭等情况,网络上奉劝大家开始屯粮的言论也曾甚嚣尘上。释放这些言论的人或许不知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党中央对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我国每年人均粮食占有量都稳定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之上。充裕的粮食供给,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大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从国内看,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农业产业和农业科技在世界粮食产领域的比较优势不明显,人均耕地拥有量不高等原因,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生产仍面临成本攀升、资源约束、刚性需求大等挑战。
从国际看,受世纪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博弈、逆全球化思潮盛行等叠加影响,严重冲击着全球粮食安全,国际粮食市场不稳定性增加,饥饿人口急剧上升。
从本质看,餐饮浪费观亦是对人民群众劳动成果的践踏,违背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要求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以上情况都对维护粮食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抵制这些不良风气、力戒奢靡之风,树立珍惜粮食、敬畏食物的理念,营造崇尚节约、禁止浪费的氛围,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势在必行。
珍惜粮食,是敬畏自然的体现。面对大自然,中国人心中有一种敬畏感和亲近感,视天地为衣食父母,这是一种极高的生存智慧。大自然赐予了人类繁衍生息的物质条件、农耕文明孕育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但,地球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如果无度索取和浪费,必会破坏人类生存的根基。惟有丰年不忘饥馑,珍惜每一粒粮食,方可有备无患、心中不慌。
珍惜粮食,是尊重劳动的体现。人种粮,粮养人。一粒种子,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最终变成口粮。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勤劳,是中华民族优良品质;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让中国人“粮满仓”;节俭,让中国人“食有余”。今天,我们虽然告别了粮食短缺的历史,但即使粮食连年丰收,也不能随意糟蹋粮食。珍惜粮食,就是体恤人力,尊重劳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朴素的古训,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家之宝”,不仅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要做到,在生活优渥的时候更加需要坚守。当节俭美德、节约行动获得更为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作为党员发展对象,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把节约粮食作为严要求,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此致
敬礼
汇报人:墨水文库
XXXX年XX月XX日
2023二季度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19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李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蔡奇代表党中央致词。以下是我近期学习团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思想汇报。
致词中强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十八大以来,共青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不断提升。
广大团员和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用青春的激情奏响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用青春的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成才、谋划青年工作发展,推动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新征程之路,诠释新青春。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进程上,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必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青春,与时代同歌,与我们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重视青年、培养和爱护青年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之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也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总书记曾说:“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青春传承,历史的接力棒即将到我们手中,年少有为,复兴的重任我们定要责无旁贷。青春,与发展同进,与国家同行。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自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自己,做到一心向党,积极向上。我们应以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奋斗目标,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不辜负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事业。
青春,与梦想为伴,与世界同行。“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这是总书记在给北京冬奥会上闪亮夺冠的苏翊鸣回信中对当代青年的期许与厚望。旗帜高扬,使命在肩,当建功立业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手上,我们早已做好准备,在艰苦中磨砺,在实践中成长,在新时代新天地中施展抱负,分离驰骋。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运动,从来都是在担当时代使命中彰显青春的使命,在推动时代进步中实现自身的进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中心任务,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鲜明主题。
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与团和群众断开联系,相反在党团关系、党群关系中,我们更要为还是团员的同学们和人民群众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我们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团结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唱响更为嘹亮激越的青春之歌,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书写更为绚丽夺目的青春篇章!继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的青春业绩!
此致
敬礼
汇报人:墨水文库
XXXX年XX月XX日
2023二季度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全国人民心系灾区。当无数人陷于迷茫、手足无措的时候,一批批解放军背着工具奔赴汶川,随后的数个小时里,无数支救援队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哭声越来越少,变成了救援队伍解救出的人们的掌声和欢呼声。
今天,汶川地震已经过去15年。震区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人们建立了自己新的家。时间宛如一瞬,那曾经艰苦卓绝和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科学发展的伟大历程,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伟大奇迹和中国人民应对自然灾害的伟大壮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断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历经风雨,生生不息,锤炼了勤劳勇敢、刚强勇毅的精神品质。在党中央领导人民与地震灾难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程中,抗震救灾精神逐渐形成。
2008年6月30日,党中央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提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这一精神,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重要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有力彰显。
抗震救灾精神蕴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在这场特大地震灾难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海内海外和衷共济,患难与共,守望相助,无私奉献。各级党组织切实承担起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职能,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灾区人民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当地受灾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灾后重建的伟大奇迹。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考察调研时,专程到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看望慰问当地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抗震救灾精神凸显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英勇气概。人类的生存发展史,是一部不断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军民迅速行动起来,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开展救援,体现出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汶川地震发生十几分钟后,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就启动了应急机制。地震发生两小时,驻灾区的9100名官兵紧急出征,开赴救灾一线。地震不到10小时,解放军和武警1.2万名官兵就进入了灾区。中央各有关单位紧急行动起来,争分夺秒地投入各项抗震救灾工作。面对重大地震灾害,我们用血肉之躯构筑起战胜灾难的钢铁长城,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人间奇迹。
抗震救灾精神展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风貌。在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去拯救群众。无论是进行及时救援还是开展灾后重建,都坚持依靠科学、运用科学,高度重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在汶川地震救援中,从废墟里抢救群众到及时救治伤病员,航空侦测、遥感卫星、电子生命探测仪等高科技派上用场。为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保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8年4月,我国成立应急管理部,2019年已初步建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组织体系,2020年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模式。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我们党领导取得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唐山考察时强调,“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越是要鼓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只要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作为党员发展对象,我们要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的坚定意志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致
敬礼
汇报人:墨水文库
XXXX年XX月XX日